邊境上的風味俄國大餐
初到滿洲里,你可能會以為已走出了國門,街上滿眼都是俄式建筑,俄羅斯客車、貨車暢通無阻,俄羅斯人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自然也有不少地道的俄羅斯餐館在這里落腳。
呼倫貝爾的額爾古納市是著名的邊陲小鎮,與俄羅斯隔河相望,兩種文化在這里交匯。在這里可以品嘗到特色的俄菜,還有大名鼎鼎的俄羅斯大列巴,都是你不能錯過的美食。
瑪麗亞西餐廳是滿洲里一家享負盛名的俄式餐館,在這里可以品嘗一下俄羅斯風味的餐飲,主食以面包為主,還有自制果醬、蘇伯湯、肉餅土豆泥等,值得推薦。
熱尼亞列巴坊里出售新鮮出爐的大列巴,香氣濃郁,個頭還特別大,最特色的俄羅斯美食,一定要品嘗。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蒙古族美食之烤全羊
烤全羊蒙語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貴客的傳統佳肴,又稱“整羊席”。
整羊席是呼倫貝爾地區款待貴賓和祭奠及盛大節日宣會上的極貴重的名佳菜。色、香、味、形具佳,別有風味,因宴席是用整只羊做成而得名。一般選用二歲左右肥全羯羊。
烤全羊的制作法簡單說來,即把“珠馬”白條綿羊帶頭蹄用特備的裝置吊好,再將各種調味品放入預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內,然后在表皮上涂一層食用油,再裝入特制烤爐中烤制。大約烘烤三個多小時,便是一只外皮酥香,味美肉嫩的烤全羊了。按照一般規矩,宴席上五道菜后,才把烤全羊置于大盤端來,請賓客觀賞之后,再把它端回去,按皮和肉分別切成片或塊重新上桌供食用。吃時可隨意用合葉餅,夾著肉和大蔥、甜面醬等佐料吃,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烤羊腿
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狙蛲仁菑目救蜓葑兌鴣?。
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廣闊大地上的狩獵和游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只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后腿,便經常割下羊后腿烘烤。單獨烘烤的羊后腿不但比烤整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遂逐漸代替了烤整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干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烤羊腿的做法是:取剁去小腿的羊腿一只洗凈,在肉表面深劃十字花刀,刀口深至骨,放入烤盤內,加入胡羅卜絲、芹菜段、蔥絲、姜塊、蕃茄塊,再加入胡椒、料酒、醬油、精鹽、清湯等調味品,放入烤箱,烘烤約四小時左右,等湯近無,肉干呈醬紅色時即可出爐,整羊腿盛盤上桌,用刀切割成小塊,供佐酒下飯。
呼倫貝爾大草原風味名菜之一。選取羊后腿嫩肉,剁去小腿洗凈,在表面淺劃十字刀花,放入烤盤內,加入蔥絲或蔥頭、姜片、西紅柿塊、胡蘿卜絲、芹菜段等,或再加入胡椒、料酒、醬油、精鹽、清湯等調味品,放入烤箱。烘烤約4小時左右,待湯火、肉干呈醬紅色時即可出爐,然后整腿盛盤,上桌吃時用蒙古刀,削成片狀,并維持腿的原形狀,佐以甜面醬進食,若和黃醬、蔥段、荷葉餅食用最佳。
據傳,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 在成吉思汗東征西伐期間,掌管伙食的官員,為了縮短成吉思汗的吃飯時間,以便讓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 成吉思汗經常吃的烤整羊,改為切塊燒烤了。
當時,成吉思汗戰事繁忙,并沒有留意這些。而侍從卻天天向他端一盤烤羊腿讓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質酥香、焦脆,不膻不膩, 他非常愛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還對烤羊腿贊賞一番。從此,牧民們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隨著時間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廚師,吸取民間烤羊腿的精華,實行科學烹調,它就逐步成為當今賓館、飯店的名肴,受到人 們的注目和青睞。
扒駝掌
駝掌即駱駝的掌。駱駝主要產于內蒙古荒漠草原地帶,體形高大,肌肉發達,尤其駝峰和駝掌可作名菜。
駝峰肉質細膩,豐潤肥美,被列為飲食珍品之一。駝掌的味道也很鮮美,食之可強筋壯骨?!鞍邱務啤迸湟圆诵?,葷素俱佳,肥而不膩,是秋冬季補品之一。
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于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后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后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慍,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忽必烈還常把它盛在珍貴的金碗里,犒賞有功之臣。